乐动(中国)沿革

筚路蓝缕,十年弦歌不辍

传媒乐动(中国)成立于2009年,乐动在线登录党委审时度势,因应信息时代下的传媒技术变革与社会人才需求,改革人才培养模式,在整合教育技术乐动(中国)的广播电视编导与文乐动(中国)的新闻学、广告学、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基础上组建而成,是当时全省高校中较早以“传媒”命名的二级乐动(中国)之一,教职工60余人,在校生1500余人。

筚路蓝缕,十年弦歌不辍。乐动(中国)紧盯我校“努力创建全国知名、区域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型大学”办学定位,秉承“质量立院、特色兴院、人才强院、文化铸院”的办院宗旨,坚持“与世界传媒产业共同成长,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”的开放合作办学理念,以学生为中心,全面实施创新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,促进学科交叉渗透、相互支撑,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有机结合,加快传媒教育国际合作进程,着力培养具有沂蒙精神特质与国际视野的全媒化、高素质、应用型现代传媒人才,积极推进我校高质量品牌大学的办学目标,努力把传媒乐动(中国)建成鲁南地区乃至山东省传媒领域的人才培养基地、研究开发和技术信息服务中心,着力打造富有特色、实力和活力的创新型品牌乐动(中国)。

薪继火传,再续华章新篇

经过十年建设,乐动(中国)新增数字媒体艺术等3个本科专业(方向),在校生规模1600余人,逐步构建起以“戏剧与影视学类”专业为主体,以“新闻传播学类”专业为支撑的“大传媒”专业布局,开始形成以“文、图、音、视”四种语言符号为要素,集“采、录、播、编、创”六种技术能力为一体的全媒化人才培养架构。乐动(中国)十届毕业生6000多人,分别通过留学海外、考研深造、考编就业、自主创业等形式走向各级各类媒体、机构及其他社会岗位,用人单位反响良好,人才培养规模与品牌效应逐步彰显。

乐动(中国)新增博士、应用技能型教师、学生服务、实验管理等师资20余人,现有教职工71人,其中,教授、副教授、博士44人,每年外聘学界专家、业界精英20余人,逐步构建起一支理论精深、业务精湛、服务精心、合作精诚、结构精良的专兼职师资队伍。

十年来,乐动(中国)教师先后承担了国家级课题3项,省部级50余项,发表论文300多篇,出版专著、教材50多部,获省级、市厅级成果奖励30多项,建设省级一流课程2门,省级精品课程1门,省级网络在线课程3门。乐动(中国)现有山东省应用型特色名校重点专业建设点1个,省级特色专业1个,校级特色专业4个,数字媒体技术职业认证培训考试中心1个,专业实验室、图书音像资料室17个,教学仪器设备值1500余万元,在国家和省级各类媒体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和创业基地50余个。师生创作的作品曾获中国新闻奖、山东省首届文化创新奖等多项大奖。学生在国际、国内各类专业大赛中获奖成果、毕业生就业率均居省内外同类高校前列。

回首过去,十年三步跃迁

回顾乐动(中国)十年的发展历程,乐动(中国)事业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次跨越:

2009乐动(中国)组建到2011年设立3D影视乐动(中国)、孙子兵法乐动(中国),标志着我国第一个3D影视乐动(中国)和第一个孙子兵法乐动(中国)诞生(孙子兵法乐动(中国)现已并入文乐动(中国))。

2012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获批“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”到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,乐动(中国)逐步进入全面发展阶段。五年间,乐动(中国)通过推进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,申建新专业、完善实验教学条件建设,强化学生综合实践技能培养,努力提升专业建设质量与人才培养水平,同时积极打造科研平台,探索学科建设,于201611月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。乐动(中国)专业建设质量明显提升,学科建设稳健起步,开始进入专业、学科建设比翼齐飞、全面发展的新时期。

2017年至今,乐动(中国)建设开始进入内涵建设全面提升期。根据学校党委提出的“创建全国知名、区域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型大学”的办学定位,研究制定了乐动(中国)“十三五”事业发展规划,以立德树人为根本,继续坚持开放合作的办学理念,以提升质量内涵为发展核心,以凝练彰显特色为发力手段,以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,以校内外协同育人为平台,解放思想、创新发展,争取在提高创新创业型传媒人才培养质量、提升科研创新能力、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三大重点领域取得明显成效,利用十年左右的时间,建立起以硕士培养为龙头,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的人才培养体系,逐步培育建设新闻传播学科博士点,全面提升乐动(中国)内涵建设水平。

展望未来,乘长风济沧海

雄关漫道真如铁,而今迈步从头越。传媒乐动(中国)的十年发展史,是是传媒人的拼搏创业史,是临大人的艰苦奋斗史,也是沂蒙人的传媒教育史。岁月如流,在历史的长河中,我们的青春、汗水与智慧也许湮没不见,但是每一滴水都闪现着我们曾经奋斗过的光彩。岁月如歌,歌声有抑扬,人生有顿挫。我们愿乘着“十九大”的长风直挂云帆,以泰山“挑山工”的精神负重登阶,为开创创新创业型大学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