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视线》三
发布时间:2023-06-12
作者:也果
也果散文集《视线》,三辑,55个短章,取名“视线”,成就观察世界的一种姿态。视线无形,却容纳一切。她的一颗敏感而安宁的心,经由目光穿透、过滤,感受与思考,从细微通向广大。这构成她联系世界的通道。
也果的内心是静谧而安然的。她的视线回环曲折,包括此刻,远眺,回首与沉思。她把自己置于时间之中,与过去、现在和未来对话。“时间的钟摆款款摆动,对于身体的醒悟与审视,因循的是成长。重新涉入其间依仗的是想象,而今已远非昨日的我,只能偶尔想起,回首间,一切物事仿若近在咫尺,触手可及。”(《公共澡堂》)也果只需视线,就承载了一种贯通时空的立体景象。
也果关注的事物不是宏大的,而是经由一些微小事物沟通永恒。她注重时间与存在,见证俗世的物象背后的空间所隐匿的内容。诸如镶入门上的“猫眼儿”、遮挡外部窥视目光的“窗帘”、以及架在眼睛上的“墨镜”。这些小小的设施与物件,如同脸谱,都是视线的焦点,越是遮挡,越是放大。让人得以聚集目光,打量并认识极容易被我们忽略的世界。在“猫眼儿”中,她说:“站在门外,如果不仔细看,门上的猫眼儿真的难以发现,它藏得太隐秘。就像黑夜里躲在暗处的那个柔软机灵的影儿。黑暗中灼灼闪亮,始终保持警惕的是什么?”这是也果保持的一双敏锐而机警的视线,依靠它发现存在的奥秘。
也果常站在某个和过去交集的地点,寻寻觅觅。比如她的《大剧院》《五里堡》《电影院》《公共澡堂》等,都是从记忆里的事物,寻找原初的样子。在鲜活与破败之间,也果打量现在与过去,从现在的痕迹中,潜入过去。她面对大剧院的墙:“这个指向了时间,且被时间给予了的生命,阴影般爬上了整面墙”(《大剧院》)。她走进一个村庄,“发现那个叫着五里堡的村庄彻底消失,用时间清除了所有与时间有关的记忆。”穿过五里堡的小巷,她一直“没有找到隐匿在民房中的那个教堂。那个平安抵达夜晚的核心,虔诚安宁的所在,长满了希望的向日葵。”在《电影院》里,依然是那种消失感:“电影院静悄悄的,人迹罕至的大门像一张空洞的失去了牙齿的嘴”。一个名字叫红星旅社的“公共澡堂”,完全是对记忆的一种找寻。
也果复原记忆,悉心描述存在的景象,对消失的事物充满惋惜。那些地理标识,作为一个记忆与文化符号,充溢怀旧的气息。面目全非的现状,引领她沿着时间回溯,复原隐遁的事物。她对现状的描述,无不指向过去,凸现时间之中的人世变化。
其实,万物如此,在于时间永不停息地流逝。在寻觅中,也果揭示时间这个潜在的杀手清除掉的原貌。在很多篇章中,也果拉长目光,穿透时间的宽度和厚度,看清内里。比如《童年的玻璃和黄昏》。“童年是一块玻璃”,“我用手背轻轻地擦拭,努力想通过它看到什么”。这个漫长的回溯,给也果的感受是“告别了却没有进行任何的仪式,像一场永远只有一个人的旅行。”而在《那年夏天的午后》,虽然是“明亮的、澄澈的、湖水一样的午后。”这个“一心一意盼望长大”的时段,回望中,时间变成了“染成什么颜色的幕布”。那个夏天的午后,凝固成了一个不会融化的冰棍儿,“没有甜味儿,只是一味儿的凉。”
可见,任何回忆都带了两种色彩,一种还原本身的美好,另一种就是无法回避的丧失感。在《时间的脚》中,也果更是通过具象的钟表,表达过去日常生活中,人与时间的关系。它们具有生活常态的情境,人对生活中的时间的具体感受。“落在手表和钟表上的时间”也落在任何事物上。“时间像从耳旁刮过的风”,她体验过“像风一样试图摆脱绳索般的成长”。这些回望的视角,让人认识时间就是一个无形的枷锁。沿着时间的线索潜回,也果所能找到的,是个体对美好事物的留恋,是成长道路上的丧失感,还有那些消失后永不再来的真相。
人是世界的模版。从自我出发,抵达更远的地方,寻求自我对事物体验的一种共振。它充满了求证的意味。作为女性作家,也果更专注、清晰、细致,她的意识机敏、柔软,剥离世事画面的凹凸。也果又是冷静的,她看待人与物的视角充满哲思。这在于也果进入物象人事,打开覆盖的时空,目光跟随意识游走,知觉、直觉、想象、通感、思辨,打通事物的内在关联,将客观与主观、过去与现在,融汇成一个通透的文本。她以女性敏锐的思维触须,将个人的经验意识植入时间与历史,寻觅和发现,变化的人世沧桑。
《第二十三回归线》《车次表》《浮生记》《县城》《位移》等篇章,也果专注现象本身,注重对社会生活中边缘人、事的描述与透视,发掘社会规则之外的卑微存在。在世事的繁荣与冷寂中,在草芥人物身上,发现一地鸡毛的生存现象。任何微小的事物,经由意识的洗礼,都成为人的精神视野里的符号。无论静止的抑或动态的物象,均构成她叙述文本的语境及时间的填充物。
值得重视的是也果的语言意识。诸如,“中午的光像棉花,大朵大朵地从头顶飘落下来,地上就白花花的一片了。”(《尾随》)“她拿起茶几上切开的柚子递给我。暗花布面包裹的沙发旧了,周围略显凌乱的局面令生活的运动状态完整的保留。”(《毕业照》)“……风走了。我来到昨天站立的一个地方,看见一对勤劳的夫妇正忙着拾缀被风吹的意志不坚定的庄稼……”(《与一场大风相遇》)。这样的语言状态,既让文本获得丰盈饱满的美感,也让因观察而获得的思考,呈现生活与生命的体验与质感。
苏格拉底说:“一种未经思考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。”也果用她的切入事物内部的视线,把所经历的生活,显现于一面内心的镜子里,显影个人思考的世界。她的目光像一把刀子,小心、准确、入理,从感性到理性,完成个人的生活观察与生命体验。在存在与丧失、流逝与抵抗、改变与坚守的关联中,体验生存的悖论以及人的情感与意志,发现流逝与瞬间的影像。所有这些都足以洞开时间长流中人世的隐秘缺口。
也果散文集《视线》,2016年11月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。全书收录也果散文作品55篇,三辑,计25.6万字。
也果 ,山东临沂人,中国作家协会会员,山东省作家协会散文创作委员会委员,临沂市电影、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。著有散文集《钉在风中给你的钉子》《她们》《视线》,传记《你是人间四月天:林徽因》。现任教于乐动在线登录传媒乐动(中国)。